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概念是1982年管理Oliver和Webber使用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术语,其后通过在销售渠道研究、协调与合作、在生产与分销网络中库存的分配与控制、生产计划层次等方面的研究给予扩大和完善,
1989年,一家软件公司i2,开发出采购计划故障最小化方法软件,应用在美国TimKen钢铁软件公司,为此公司节省了3000万美元的成本。之后i2此公司在供应链计划、供应链协同、需求管理、订单满足、供应商管理、集成软件等一系列的软件之后,帮助全球化的跨国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降低库存成本,提升营销预测准确性,丰富了供应链管理的实践。
供应链管理的协会,学术体系,我在文章已经做过阐述。今天主要介绍一下供应链管理的目的。
说起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其最终目标一定是帮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需要开源:通过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借助差异化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另外一方面需要节流:通过对库存、生产、分销的优化,实现以最低的成本实现用户的需求,借助成本优势,获得更强的竞争力。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而实现供应链以最低成本,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满意度,其核心便是保持一个平衡:供需的平衡。
1、如果产品没有销售出去,而产品只有在销售出去之后才能创造价值。没有卖出去的产品,在所有的环节的成本都浪费掉了。
库存的工给大于需求,那么库存的持有成本,包括仓储成本,与仓储相关的人力成本,以及库存占的资金成本都会提升产品的成本。
产能的供给大于需求,也就是说产线的产能大于需求。说明产线的利用率不够高,而产线的投资一般都是巨大的。加入产能的利用率只有50%,那么产线附加到产品上的成本就是产能利用100%企业的2倍,同时产线上操作员的成本也会加到产品上。
1、客户采购的时候,如果买不到,可能会选择别的企业,从而错过一次商业机会。
所以为了达到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最核心的是保持供需平衡,而保持供需平衡是供应链管理最大的挑战。
1、功能层的平衡:包括客户的真实需求和分销计划的平衡;分销计划和生产计划的平衡;生产计划和产能计划的平衡;采购计划和供应商资源计划的平衡。
2、时间维度的平衡:比如某个产品全年的销售是100万个,但是夏天销售90万个,而冬天的销售是10万个。如果这样的产品每个月的生产都是平均的,即便是每年生产100万个,但这样的产品也是不平衡的,在夏天供给小于需求,冬天供给大于需求。但如果按照时间跟随模式生产,也就是时时保证供需的平衡,那么就一定要保证其产线的产能能够完全满足夏天的需求,那么这个产线冬天的产能利用率一定非常低。
3、区域维度的平衡:比如某个产品在中国销售100万个,而供给也是100万个。但是有可能预计北京销售10万个,分布了10万的库存,但实际上北京只销售了5万个。而上海分布了10万的库存,但在上海却有15万的需求。这样北京的库存成本高了,上海的却丢失了5万的销售机会。所以即便总量上供需平衡,但汇总上来,却是有的地方供大于求,有的地方需求大于供给。导致终究是不平衡。
既然保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这么重要,那么怎么样保持供需的持久平衡,保持供需的最佳平衡呢?供应链的计划体系是解决供需平衡难题的关键。
所谓站得高,望得远!而在供应链管理的体系中,站得高,主要是计划的周期长。提前看得到需求的变化,就会提前通过供给侧的应对策略来最大限度的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在整个供应链的计划体系中,满足供需平衡,首先从需求处着手,首先要做的是需求的预测,根据专家分析、根据销售部门市场部门的数据及趋势判断、根据未来的市场战略,根据历史销售数据会对未来销售量做出预测。
最后生产还需要原材料,生产计划一定要通过MRP计算,根据相关生产路径,生产BOM最后计算得出采购计划。
库存分布在中心库,最容易实现平衡,但全国只有一个库存,交货周期长。而如果在地区建立分库的话,如何优化这些分级库,需要有好的分销计划,以及库存计划。
上个世纪就是年代,供应链管理的APS发展迅速,APS提供了良好的解决供需平衡的解决方案。在很多跨国行业中,APS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APS使用算法(包括线性规划、整数混合规划、推理、约束理论、模拟等),根据APS的功能,从ERP系统下载数据到ODS(operational data service)系统中,利用常驻内存技术,实现计划的反复运算和对可选方案的评估,直到获得可行的或者优化的计划。
APS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大范围的应用,包括Dell,IBM,HP等等全球知名公司的使用,并且在这些跨国企业全球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APS是国际大型制造企业管理软件的标配。
而国内由于管理上的水准、企业信息化水平,以及一些中国特有的文化等原因,APS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并不高。在中国,使用APS成为标杆的企业,我所知道的也就是华为与联想比较成功,你们可以看他们的案例。
现在APS慢慢的变成了大型ERP系统的标准配置,随着中国进入新常态,未来中国制造企业一定通过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中国企业要在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三方面突破,才能实现新产业升级。而APS是管理创新工具,会帮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的发展。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能力增强,数据的自动采集,以及未来PaaS,SaaS的发展,APS也会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可能在技术、管理上发生颠覆。但APS的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还不会被颠覆。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新闻推荐
【2024-10-03】
【2024-10-01】
【2024-09-29】
【2024-09-29】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