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变得高度动态、复杂、多变。顾客越来月挑剔,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企业经营管理者发现单靠一个企业的力量不足以在竞争中获胜,于是纷纷联合,企业间从竞争走向合作;相应企业的竞争模式逐渐演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信息网络化、知识资源化、管理人文化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技术进步,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的提升,增加了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企业的竞争。企业面临市场需求多变,产品生命周期及交货周期缩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压力。总的来说,当今企业经营环境主要有以下主要特征:
WTO倡导贸易自由,促进资源在全世界内的优化配置。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统领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企业间的合作日益加强,跨国经营日益明显。很多企业面临的是全球供应商、全球分销商、全球用户、全球化的市场。
科技日新月异,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信息时代来临,Internet、全球村相继出现,天涯成为咫尺。企业通过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宽带交换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高科技,使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输更加快捷、方便,导致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客户、物流、服务商之间的实时信息共享成为可能。
技术进步慢慢的变快,高新技术的应用场景范围日益广泛。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柔性制造系统等以计算机及其他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生产技术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高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品质,缩短了对客户的真实需求的响应时间,使企业获得了强大竞争优势。实践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进步对企业的竞争方式和竞争强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经济所依赖的市场环境是买方市场环境。当今,新经济正在重新瓜分全球市场,重新制定世界经济游戏规则,重新排定企业的座次。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不断投入新产品的研发并进行规模化生产,结果导致产品品种成倍增长,产品数量飞速增加,产品供过于求,市场由卖方转变为买方。在买方市场环境下,买方有主动权和主导权,买卖双方在交易中以买方为核心,以满足买方的需求为前提。
一方面,由于市场转型,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另一方面,随着时下人们收入水平及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顾客需求层次及消费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消费观念上,他们不但注重产品的质量、功能和价格,而且还希望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舒适、美感和活力;他们既关注产品的品牌,又希望能满足自身的个性化需求;他们同时希望供应方有求必应,并对自身的需求做出快速响应。厂商发现,最好的产品不是他们为用户设计的,而是他们和用户共同设计的。
竞争使各种产品与服务的定义都在变化,越变越无常,越变越软体化。世界经济体系创造了一个多变的全球竞争环境,竞争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很多企业在国内成熟后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多国公司、全球公司、国际公司、跨国公司不断涌现。企业在建立全球化市场的同时也在全球化范围内造就了更多的竞争者。尽管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需要订单和产品,但许多发展中国家却坚持认为它们需要最新的技术,希望能参与全球竞争。
信息网络化加剧了竞争。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企业间的竞争是“大鱼吃小鱼”,那么90年代后则演变成了“快鱼吃慢鱼”。全球信息共享,市场瞬息万变,竞争异常激烈。
高新技术的应用加剧了竞争。新技术使企业获得新的竞争手段,同时企业也面临更加大的竞争压力。敏捷的教育体系使慢慢的变多的人在越来越短的时间内掌握最新的技术,进一步加剧了竞争。教育的发展使得原本相对专门的工作技能成为大众化的普通技能,从而使工人的工资不得不从他们原有水准上降下来,以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此外,市场转型、顾客挑剔,让满足“上帝”的难度慢慢的变大。企业利润下滑,竞争白热化。
由于消费者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相应地企业的产品研制能力也在逐步的提升。这样,新产品从开发到上市的周期快速缩短,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由于产品生命周期变短,产品在市场上的留存时间也相应缩短,企业在产品研究开发和上市期间的活动余地越来越小,给企业造成巨大压力。例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新电线年,惠普打印机的开发周期也从过去的4.5年缩短22个月,计算机技术更是日新月异。现在企业中流行着“销售一代,生产一代,研究一代,构思一代”的说法,但技术创新需要消耗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一般的中小企业难为继,力不从心。
厂商为了更好地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多元化的需求,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新产品研究开发竞争,结果导致产品的品种数目成倍增长。
c、产品研发的难度慢慢的变大。许多企业经营管理者已充分认识到了新产品开发能为公司能够带来强大竞争优势,于是纷纷加大了对新产品研发的投入力度,但资金利用率和投入产出比往往不尽如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产品研发的难度慢慢的变大,特别是一些结构较为复杂、技术上的含金量高的产品,其研制往往涉及多种先进的设计技术、制造技术和质量保证技术,不仅跨学科,而且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因此如何低成本、高效率的开发出新一代功能更强大、质量更卓越的产品是摆在企业面前的头等大事。
一般而言,品种、质量、价格、时间和服务是决定公司竞争力的五大关键要素,但在不同时期,它们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是不同的。工业化初期,企业竞争关注的焦点是价格;二战后则主要是以质取胜;20世纪80年代以后,竞争的优势逐渐转移到了品种和服务上;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基于时间的竞争。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围绕新产品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更激烈,企业一定对一直在变化的市场做出快速反应。换言之,谁能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率先发现商机,并及时推出新产品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谁就能抢占先机,领先同业。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汽车厂商平均每两年推出一个车型,而同期美国的厂商却要5-7年,日本汽车厂商的竞争优势不言而喻。
顾客的品牌忠诚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赢得用户的青睐不仅要靠品种、质量、价格和需求响应时间,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技术上的支持与售后服务作保证。许多顾客甚至愿意多付费用购买知名大公司的品牌产品,原因之一九十为了购买其良好的售后服务。例如:世界500强企业一般都具有健全高效的售后服务网络,其产品大多数都实施了全球联保,这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维持生态平衡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呼声慢慢的升高。在全球制造和国际化经营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各国政府都将环保问题纳入发展的策略,相继制定出各种各样的政策法规,以约束本国及外国企业的经营行为。资源的短缺越来越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较为强大的制约。如何在资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取得长久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一定要考虑的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公司竞争日益加剧,迫使企业经营管理者更加关注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企业间的竞争逐渐上升为核心能力的较量。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一切知识最深层次的内涵,知识资源化,资本化倾向日益明显。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智力资源,非货币性资产为第一要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充分的利用富有的自然资源来创造财富,减少对稀缺资源的依赖为特征的经济。换言之,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以创造性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及智力为支柱。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核心资源、战略资源。为充分的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力,雇主逐渐将员工从“车轮上的轮齿”视为“合作的伙伴”,企业的管理模式随之演变为文化管理。文化管理的根本目标就为了实现“以技术去评价人、以制度去约束人、以文化去激励人”,切实调度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标志,是传统组织设计的一条根本原则。分工能大大的提升效率,减少相关成本。然而,分工过度带来了企业管理者的本位主义、隧道视野,导致职能间、部门间的协调费用上升,影响了员工的创造性思维,降低了整个业务流程的效率。
现代组织设计中出现了机构职能综合化和业务流程整合化的改革倾向。业务流程重组/再造的基本思想就是要强化协调,弱化分工,打破职能间、部门间、企业间的界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法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重新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实现质量、成本、业务处理周期等绩效指标显著改善。随着流程再造改革的深化,企业的纵向金字塔形的层级制组织架构逐渐扁平化,乃至水平化,企业内外出现低分化度的“无边界组织”形态,企业与供应商、顾客建立起广泛而紧密的合作或联盟,增强了企业对多变环境的适应能力。
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的运营模式逐渐由“推式”转变为“拉式”,即经营运作由顾客需求所驱动。其经营体制从买方开始构筑,围绕着买方开展经营活动,采用货到付款的结算体制以及“送货制”的交货体制。企业经营管理重心下移,更加关注客户服务,从战略格外的重视满足顾客的需求,使顾客满意。
综上所述,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复杂性、动态性增加,这进一步增大了企业管理的难度。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需增强环境适应性,增强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性和响应性。
新闻推荐
【2024-10-03】
【2024-10-01】
【2024-09-29】
【2024-09-29】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