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质量的供应链体系,不仅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和经营成本的现实需要,更是确保产业链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障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
■构建新的供应链体系,需要推动事关经济命脉的供应链体系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锤炼供应链韧性,增强供应链保障力,提升自主供应链的全球竞争力。
■把产业链与供应链有机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它们之间的动态关联机制,有利于我们在应对短期紧迫性问题时,用好系统思维,更好地解决长期基础性问题,从根本上促进高质量供应链体系建设、产业链创造性重构与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
从全球视野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不断的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习多次强调的重要部署。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五个以”的实践体系框架之一。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着力点是搭建供应链体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见行见效,我们要全面发力构建高质量供应链体系,以湖北之为服务国家所需。
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发展史,无一例外都是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史。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调的是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链与供应链之间的有序链接、协同配套、融合联动、高效畅通,必然需要一个强大且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地理政治学冲突与全球产业分工版图不断动态调整,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然聚焦于“链的竞争”,这使得供应链慢慢的变成了一些发达国家限制其他几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非正常竞争手段。在此时代背景下,供应链体系的发展质量与安全水平,必然的联系到我国的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建设高质量的供应链体系,不仅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和经营成本的现实需要,更是确保产业链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障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
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审视高质量供应链体系建设,需要深入理解供应链的公共产品属性。全球供应链的形成,是各类主体在遵从市场规律和通用贸易规则的前提下集体努力的结果,是保证世界经济与国际分工体系平稳运行的基础设施,既体现了刚性的公共需求,又实现了人类公共利益。事实已经证明,如果供应链体系受到恶意干扰、破坏或中断,将不单单是一个或少数几个产业的高水平发展受到制约,还会让我国和其他几个国家经济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效率性受一定的影响。这充分说明,高质量供应链体系使得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程度都在持续加深。破坏供应链体系带来的后果,不是由某个企业或行业承担的私人成本,而是由全社会成员共同负担的社会成本。这是一种在国际分工与合作体系中不应该发生的“公共地悲剧”:要么过度利用,要么投入动力不足。发生这一悲剧的根源在于,在以往全球供应链构建和运营的过程中,存在典型的垄断因素或霸权角色,干扰了全球各国在维护供应链体系公共产品属性方面的理性投入和认知判断,导致全球供应链体系的运营质量迅速下滑,治理水平严重下降。这使得抓紧构建基于本土化需求的国内高质量供应链体系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持续上升。从目前国内的情况去看,这既是我国各个区域与各个行业重塑产业链体系、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对国际供应链体系无法正常运行的有力回应。
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审视高质量供应链体系建设,需要系统思考供应链的脆弱性特征。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既取决于产业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关系,也取决于供应链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主体。从本质上讲,供应链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多主体、多层次、多目标、多要素深度关联又相互影响,无法顺畅运营的供应链,一旦某个节点或链路受到外部冲击或内部梗阻的影响,会很快传导至其他节点甚至整个供应链体系。当前,全球供应链出现的局部断裂和运转停滞,其实是贸易保护主义升温致使国际经贸合作受阻、对产业链造成干扰产生的后果。某些国家利用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特征搞“脱钩断链”、筑“小院高墙”,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同时,还要让其各国盟友“陪绑受罪”。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部分发达国家干扰和破坏我国供应链体系的操作,使我国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任务更明显具体,对供应链体系中的相关企业也提供了更为明确的需求和引导。随着我们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综合国力越来越强,我们应该构建能够“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供应链,来替代之前他国霸权主导的供应链。构建新的供应链体系,需要推动事关经济命脉的供应链体系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锤炼供应链韧性,增强供应链保障力,提升自主供应链的全球竞争力。
充分把握发展规律,深刻理解产业链与供应链之间动态关联机制。从国家安全方面出发,产业链与供应链紧密关联、相互影响。产业链是供应链的物质基础,供应链依托产业链而存在。换言之,有咋样的产业链,就需要构筑对应的供应链。从产业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两者的特点和功能不同,各有侧重。产业链描述的是产业活动的产能布局、价值分配格局、技术经济关联、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主要涉及的是基础性、长期性、全局性问题;供应链刻画的是商品和生产物资的流通速度、配置效率、交易结构的时空关系,主要涉及的是短期性、应急性、具体性问题。把产业链与供应链有机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它们之间的动态关联机制,有利于我们在应对短期紧迫性问题时,用好系统思维,更好地解决长期基础性问题,从根本上促进高质量供应链体系建设、产业链创造性重构与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提升先进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发展水平。一是培育一批具有集聚能力的供应链核心企业,激发企业供应链合作的灵活性。这需要系统梳理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及优势传统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图谱,重点培育处于产业链供应链核心地位,对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创新、构建产业生态有重大影响力的企业。坚持以龙头供应链企业为中心,打造配套能力强、集聚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高质量供应链体系。二是打造一批具有供应链布局协同能力的工业品牌,通过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逐步优化供应链布局,慢慢地加强供应链价值创造和自主可控能力,持续提升价值链生态位势,巩固本土化供应链集聚效应,形成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集聚优势。三是坚定提升本土先进制造业供应链的进口替代能力。要支持和引导供应链核心企业与先进制造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协同合作,建立供应链关键环节替代清单,形成深度合作与融合化发展的供应链共生联合体,持续提高本土供应链体系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全面推进高质量供应链强基工程。一是高质量供应链创新发展工程。总结国内代表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经验,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培育一批示范企业,梳理一批供应链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推动供应链技术、标准和服务模式创新。二是完善现代供应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对外物流枢纽,推动物流供应链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建设或运营物流仓储设施,加快形成“对外物流枢纽+城市物流转运中心+社区物流配送站”三级物流节点网络体系,推动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空港型、港口型物流枢纽规划建设,研究确定仓储物流用地规模,制定适配供应链行业的仓储物流用地遴选标准,保障仓储物流空间需求,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健全、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体系。三是加强高质量供应链信用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企业分类监管制度,鼓励有关部门、征信机构、评级机构加强对信用评级、信用记录、风险预警、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的披露和共享,完善供应链体系中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政府、机构、协会等多层次跨部门信息归集共享和联合监督。推动核心企业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公司可以提供应收账款确权、贸易订单确真等支持,实现信用赋能。
深入实施数智供应链平台培育行动。一是全方面实施“供应链+”计划。以数智化融合项目实施为载体,落实数实深度融合战略,主动布局未来供应链;通过“供应链+数据智能”,实现全维应用实时同步,推动智慧供应链生态建设;通过“供应链+”标准,实现优质商业模式复制推广,推动供应链企业加快跨区域、跨境布局。二是建立供应链数智技术创新应用体系。重点围绕优势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等现实的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着力开展重点产业供应链数智融合技术、特定场景供应链金融科技算法、物流仓储数智技术、品牌质量监控追溯管理标准等研究,以及全链中小微企业数智化应用推广普及,推进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及数智管理方法在供应链领域创新应用。
新闻推荐
【2024-11-08】
【2024-11-08】
【2024-11-07】
【2024-11-05】
【2024-11-03】
【2024-11-03】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