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水平发展”。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础雄厚,可在提升国际经济中心能级中发挥“中场发动机”的强劲作用。
生产性服务业处于价值链分工体系的中高端,既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起的产业,也是具有长产业链条的朝阳产业,被誉为各个生产模块之间的“黏合剂”和“助推器”。
经济学有一条“两个70%”规律:同时达到“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70%”,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经济成熟度的重要标尺。
从世界范围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专业性强、附加值高、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深等特征,已成为全世界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加快融合,研发服务、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等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企业创造价值和利润的关键环节,改变传统制造业与服务业相对分离的业态模式,推动制造业组织模式向柔性生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转变。
2013年至2020年,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基本处在4%、5%左右,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1%,高于GDP复合年均增长率(3.1%)和制造业增长率(1.9%);2003年至2016年,德国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及各大子行业发展速度均高于GDP增速,其中,计算机和有关技术服务复合增速为29.6%。从国际经验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于其他服务业,其较快发展能带动服务业整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生产性服务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主要集聚在资源要素富集、政策环境较为优越的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会对邻近区域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心城市的研发、设计、金融、贸易、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赋能中小城市的制造业,占地较多的制造业则更多地向周边中小城市集聚,并按距离中心城市的远近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梯度发展格局。
国际金融中心聚焦的“五篇大文章”,国际贸易中心聚焦的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国际航运中心聚焦的航运保险、海事仲裁,全球科创中心聚焦的全过程、全链条创新等领域,大都属于生产性服务业。这些领域着力培育的高能级主体在“五个中心”联动中发挥着产业生态“聚合”、产业升级“推动”、协同创新“牵头”、融通发展“链接”的作用。生产性服务业的共性制度、规则、技术创新能够推动这些高能级主体联动发展、耦合共生、相互赋能。
2010年至2023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从5100多亿元跃升至超2.11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29%增至2022年的45.4%,占服务业比重达60.4%,发挥着就业“容纳器”的作用。
一是产业结构“7+3”。从营业收入看,生产性专业服务、供应链管理、生产性金融、产业电商、研发设计、总集成总承包、职业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等七个领域是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块头”和“压舱石”,规模均为千亿元级以上。节能环保、智能运维、检验测试认证三个领域规模为百亿级,这一些行业属于新兴发展行业,集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于一体,对产业的支撑作用不容小觑。
二是产品服务综合化、集成化。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企业逐渐向全过程工程服务发展,服务领域和模式不停地改进革新迭代。如检验测试服务业,正在由单一的测试、分析和认证向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检测技术集成延伸。
三是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动创新转型。以大宗电商为代表的产业电商加速在产业互联网布局。服务领域与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网络技术加快融合,不断突破服务地域和时间限制。智能运维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向设备远程状态监测告警、智能故障诊断预测、自动化运维发展。
四是服务与制造深层次地融合。上海研发设计头部企业研发设计能力不断的提高,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型,重点在需求分析、创新试验、原型开发等环节与制造业紧密结合。制造业企业整合内部物流资源,优化生产管理流程,物流公司与制造业各环节有机融合,制造供应一体化水准不断提高。
五是头部企业加快集聚。上海生产性服务业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行业头部企业。如产业电商领域拥有上海钢联、欧冶云商、宝信软件等有名的公司,供应链领域集聚了泛亚航运、西域供应链、新跃物流等代表性企业。
六是平台载体特色显著。上海目前打造了市北、金桥、张江集电港、临港松江科技城、东方美谷等46家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总规划面积超过5000公顷,集聚了4万多家企业,年营收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每平方公里营收接近400亿元。这些功能区在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创新示范应用场景、构建特色产业生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是行业能级和企业竞争力有待提升。主要体现在缺少世界级的生产性服务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产业互联网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数量和能级需格外的重视、部分园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而不群”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开放统一的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建设需加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对高标准的市场规则和法律环境依赖性强。各地在公共采购、建筑市场、知识产权、数据开放等方面政策、监管、技术标准一致性不足,以及竞争机制不健全,也影响了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半径与赋能深度。
新形势下,在提升国际经济中心能级中,应抓住产业互联网发展、新赛道商业化突破、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企业出海等机遇,着力在引育、融合和走出去等方面进一步激发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潜能。
推进“全球商引领计划”“全球服务商计划”的升级版,鼓励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承担生产服务功能的机构,主动对接周边的生产制造基地,建立以上海为引领的制造和供应链联盟。挖掘生产性服务业各产业链头部企业和隐形冠军,培育具有全球能力的本土高能级企业。
积极引导产业互联网、供应链管理、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深度参与和融入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推广制造服务一体化模式。以园区为载体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差异化发展。发挥五大新城区位优势,加强新城生产性服务业与周边城市联动合作。
培育壮大大宗商品交易服务平台、工业品电商服务平台、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专业服务平台、航运贸易数字化平台等。鼓励开展云外包、众包、平台分包等服务外包模式,支持平台企业组织产业垂直服务、产品交易服务和跨境数字服务。加快制定实施标准体系、技术应用、物流配套、金融服务等专项支持政策。
支持上海企业联合相关机构牵头设立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联盟,共同打造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联合体;完善企业出海产业生态,支持为出海公司可以提供供应链服务、数字化服务、技术服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的供应商“拼船出海”。
长三角三省一市有关部门应逐步加强协同联动,建立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一体化沟通机制,提升企业主体办事的便利性和政策“礼包”的获得感。
(作者分别为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城乡区域所所长)
新闻推荐
【2024-10-03】
【2024-10-01】
【2024-09-29】
【2024-09-29】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