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跟着最终一榀钢结构杆件组装完结,新建广州白云站正式封顶,标志着站房钢结构全体竣工,全面进入室表里装饰装饰阶段。
广州白云站是广州铁路纽带“五主四辅”中的首要客站之一,坐落广州市白云区南部,总修建面积约45.3万平方米,站房修建面积14.45万平方米,站场规划11台24线,将引进京广铁路、京广高铁、广湛高铁等线条地铁线路等多种交通接驳设备及公共空间,接受广州站、广州东站悉数普速列车,成为亚洲最大的TOD归纳交通纽带之一。
据悉,广铁集团制作体系安排中铁建工集团等参建单位深化调查研讨,和谐处理制作中扎手问题,在实在保证站房制作质量的基础上,提早10天完结了站房封顶制作。
广州白云站采纳“云山珠水、盛世花开”的规划理念,站房钢结构的总用钢量约为11.8万吨,由屋盖、“花瓣”和钢柱钢梁三部分组成,其间屋盖钢结构重8100吨,总面积为95224平方米,面积相当于13个规范足球场巨细;“花瓣”钢结构是最大悬挑28米、总重量8250吨的花瓣状格构式变径斜柱,构成了广州白云站的木棉花造型。
“白云站站房钢结构总重达十万余吨,巨细零构件十万余根,为了完结对每根构件进行全进程追溯可控,经过自主研制的钢结构全生命周期办理渠道,针对钢结构施工特征,引进‘BIM+物联网+移动+云网端’的理念和技能,将钢结构的办理划分红规划、深化、出产、运送、装置、交验6个阶段,6阶段的全进程材料都与钢构件的三维模型逐个绑定,完结了广州白云站十万余根钢构件的全生命周期的进程追溯和三维可视化的精密办理。”中铁建工集团广州白云站项目总工程师刘俊说。
广州白云站的“花瓣”异形钢结构体量大、节点多、悬挑远,面对特别环境作业规模广、各专业穿插作业多、接近既有线施工防护要求高、高空作业危险大等难点。为保证钢结构焊接质量受控,中铁建工集团项目团队初次试用了“无轨迹全方位匍匐焊接机器人”。
该机器人使用视觉传感技能,焊缝盯梢智能体系和焊炬摇摆体系,无须预设轨迹、导向,设备磁吸在构件上行走即可完结焊接作业,可完结90度立向上、立向下和横向匍匐焊接,保证了项目准时高质量完结。
据中铁建工集团广州白云站项目经理钟万才介绍,广州白云站是全国首个大规划运用机器人进行施工的铁路工程项目,施工全进程已累计试用了包含无轨迹全方位匍匐焊接机器人、地上整平机器人、地上抹平机器人、地库抹光机器人等在内的18种智能机器人。
“高个子”混凝土智能随动布料机进行布料施工,让曾经至少需求3名工人才干完结的操作,变成现在仅需1名工人,就可完结悉数的混凝土布料作业;地上整平机器人能主动设定整平规划途径,不慌不忙地完结混凝土地上的全主动整平施工,并且精度契合国家质量检验规范规范;轻松“摆平”混凝土的地上抹平机器人能够完结高精度混凝土抹光施工作业,其工效相对传统工效提高40%以上。
这些修建机器人在广州白云站的工地上大展身手,成为数字化及人工智能技能在修建行业完结使用的试点事例。
“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技能使用开展,是咱们建工集团发明新动能、打造新优势、增强中心竞争力的要害行动。”广铁集团站房指挥部归纳部副部长莫崇杰说。
“广州白云站建成后,将成为站城交融、交通归纳、功用复合、生态结合、智能统合,具有岭南特征的全新TOD大型归纳交通纽带。”据广铁集团站房制作指挥部工程三部部长聂楠介绍。
广州白云站注册后,将引进京广铁路、京广高铁、广湛高铁等线路,下设近期两条和远期四条共六条地铁线,配套有游客中心、远程客运中心、旅行大巴站场和城市公交站场。旅客从配套的城市公共交通下车后,经过联接渠道,不到2分钟即可进站候车,步行间隔不到100米,真实完结了平层对接、无缝换乘。
在广州白云站的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四个旮旯,四栋上盖塔楼正拔地而起。“咱们把它们叫作‘四大金刚’,四栋塔楼高度在120米至150米之间,方案引进工作、商业、酒店等功用。” 莫崇杰说。
除了四个旮旯,广州白云站南北侧铁路正上方也将进行上盖开发。据聂楠介绍,白云站上盖开发拟规划制作14栋楼,业态以公寓和底商为主,首要是服务于站房的旅客,现阶段正处于盖板收储阶段。
“广州白云站是站城交融的代表站房,是国内首个在铁路正上方探究土地集约高效使用的站房,便是咱们所说的‘造地’技能。咱们此次‘造地’面积约为6.8万平方米,是由276根直径1.65米的实心混凝钢柱支撑起的重达28万吨的上盖盖板。” 刘俊说。
据悉,广州白云站将于2023年末竣工,秉承“疏通交融、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快捷”的制作理念,将为旅客带来愈加夸姣的出行体会。广铁集团运送体系正着手研讨线路铺排方案,优化铁路运能,使广州白云站顺畅接受广州站和广州东站悉数普速客运事务,进一步推动“高铁进市区”的进程,破解广州铁路纽带运能瓶颈,为构建和完善“轨迹上的大湾区”、促进大湾区经济社会开展起到更大的“助推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