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涨大跌,合富中国近来线日,公司股票开市停牌,11月20日披露核查公告后复牌。虽经公司自查,目前日常经营活动一切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出现重大变化,然在停牌前的14个交易日中,合富中国有12个交易日涨停,5次触及股价异常波动、3次触及严重异常波动,累计涨幅高达256.29%。甚至提示风险后,仍然一度触及涨停,以至有舆论感叹A股再现“妖股”!
11月20日,合富中国复牌后又一次涨停,不过21日、24日又出现跌停。到底在闹哪出,潮水要褪去了?前期炒作逻辑是什么,后续又会怎么走?
2022年,合富中国登陆A股,2022年到2024年营收分别为12.80亿元、10.93亿元、9.39亿元,净利分别为0.83亿元、0.47亿元、0.28亿元,均呈现下滑态势,其中净利累缩超60%。
进入2025年依然没回暖,甚至开始由盈转亏:前三季营收5.49亿元,同比下降22.80%;净利亏损1238.62万元,上年同期盈利2655.19万元,扣非净利亏损1174万元,上年同期盈利2177.55万元。毛利率15.84%,同比下降3.92个百分点;净利率-2.17%,下降6.00个百分点。第三季净利亏损504.8万元,同比下降225.26%。
好在前三季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05亿元,同比大增1.08亿元,不过若细观也有可比基数较低告负的考量;货币资金1.87亿元,总现金1.93亿元,结合同期总负债4.14亿元,且多数是流动负债,需警惕有无资金压力。
关于业绩下滑,合富中国认为,集采降价等医疗业政策调整导致公司面向医院客户的产品采购单价有所下调,叠加订单采购量缩减,导致收入利润水准同步下滑。尽管公司落地多项费用管控举措,但短期内费用下降幅度尚未能完全抵消收入端下滑影响。
行业分析师李小敬表示,业绩无亮点甚至较差,股价却连续上涨,这往往符合“妖股”节奏。如上纬新材曾10个交易日连续20厘米涨停,其2025上半年总利润、净利均滑超三成。聚焦和富中国,全流通股本无限售股以及较小的市值,也较易被炒作者青睐。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总股本3.98亿股,上纬新材总股本4.03亿股,均为全流通股本无限售股。
一边业绩平平一边股价狂飙,自然容易累积风险。合富中国曾公告提醒,“当前公司股票价格涨幅已严重偏离基本面,存在市场情绪过热、非理性炒作风险。截至11月13日,公司静态市盈率319.12倍,而同期所属批发业的行业静态市盈率仅30.88倍,股价严重偏离同行业上市公司合理估值。公司股票流通换手率亦出现较动,击鼓传花效应明显。”
的确,纵观历次“妖股”炒作,最后往往一地鸡毛,最终的原因在于股票面值远超自身价值。合富中国业绩本就承压,再叠加停牌核查加剧市场担忧,股价就有下行风险,近两个交易日的跌停,或许就是一信号,无论后续怎么走,投资者都需有所审视敬畏。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首财表示,妖股是游资借“故事”与“筹码”制造的短期赌场,企业唯一正确的姿势是持续用经营数据与治理透明度拆台故事,把流动性溢价主动“熨平”,让股价与内在价值尽早收敛,才能避免大起大落带来的监管成本与声誉损失。
公开资料显示,合富中国是医疗流通领域渠道商,主营业务包括体外诊断产品集约化服务、医疗产品代理销售、医院赋能服务,形成“IVD集约化+医疗服务+科技赋能”的业务矩阵。
其中,体外诊断产品集约化业务是为医疗机构提供试剂、耗材集中采购服务,医疗产品流通业务则代理国外高端医疗设施并提供维保服务,其他增值服务包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咨询及“ACME极致赋能方案”等新业务。财报显示,2024年三者营收占比分别为93.65%、6.20%、0.11%,体外诊断产品集约化是绝对核心。
然而,这头长期贡献巨大营利的“现金奶牛”正面临规模、盈利双压困态。2024年,业务营收同比减少14.87%,2025年前三季同比再滑26.35%,毛利率也降至19.24%。
追其原因内外皆有考量。作为流通领域中间商,直白点说就是“给医院做体外诊断试剂的一站式采购服务商”,合富中国业绩容易受行业政策和医院需求影响。
伴随医改驶入深水区,医疗集采常态化倒逼上游厂家提质降价,中间流通环节利润空间随之承压。且医疗集采范围还在扩大,CT、MRI等高端医疗设施也纳入近来,这将压缩合富中国另一项业务医疗产品代理销售的利润空间。
公司直言,若未来集中采购全方面实施,且上游供应商未能入围集中采购目录,同时公司未能持续增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可能削弱竞争优势,并对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不利局面,合富中国没有坐以待毙,一方面基于投入产出比,拟将“医疗检验集约化营销及放肿高新仪器引进项目”终止,并将剩余募资永久性补流。其2024年报透露,公司“医疗检验集约化营销及放肿高新仪器引进项目”的项目框架规划较早,而目前传统集约化营销业务利润率大幅压缩,原计划的区域扩张已无法匹配当前市场收益预期。
另一方面,瞄准医疗新基建风口,上马新项目、努力开拓新增空间。比如针对医院信息化、AI辅助诊断需求增加,合富中国推出“ACME 极致赋能”方案,AI 眼科诊断系统准确率提升。据同花顺财经,手术直播平台 “迈塔威” 能同时连接8种手术室相关设备,可实现手术全过程数字化。
不过,新兴曲线起步虽猛,体量贡献却还显羸弱,以2025年前三季为例,新增订单额2.06亿元、毛利率超60%,然营收占比仅0.15%,难扭转整体颓势。
此外,大市场更强竞争,放眼赛道,不仅有迪安诊断、金域医学、华大基因等服务型企业,润达医疗、巨星医疗等流通型企业也纷纷入局。换言之,除了承受集采压力,合富中国还要与竞品周旋,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不断拓宽护城河、提升自身壁垒成为立足市场的关键。
然观公司自研水平,恐怕还需加把劲儿,2025年前三季研发费同比减少5.70%,2022-2024年研发费为279.92万元、318.25万元、375.34万元,持续增长值得肯定,然额度体量一直低位运行。
虽说医疗流通领域渠道商,对自研力要求相比来说较低,可面对竞品的咄咄逼人、市场环境的一直在变化,特色创新力培养对主业精进、新业务孵化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抓住宝贵窗口期、持续夯实提升护城河,应是合富中国一道严肃考题。
比如无实控人,需警惕股权不稳。合富中国成立于2000年,由合富台湾出资设立。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截至2025年11月24日,合富(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合富中国55%的股权,为控制股权的人。合富(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为合富控股的全资子公司,而合富控股为柜买中心上柜公司(中国台湾地区主要证券交易市场之一)。
股权结构较分散,李惇夫妇及子女(包括李惇、王琼芝夫妇、王琼芝控制的Crown Technology Co.,Ltd.以及其子女李颖杰、李颖文)持股最多,但无法对合富控股股东会及董事会形成有效控制。
合富中国也曾坦承,合富控股无实控人,因此导致公司无实控人。不排除公司治理格局不稳定或重大经营决策方面效率降低的情况出现,进而造成生产经营和业绩波动。
据华夏时报,多位证券交易市场私募的人表示,合富中国此番被爆炒或是被市场贴上“两岸医疗资源整合”标签,其财报中强调与中国台湾医疗机构保持良好合作,继而引发游资跟风。
孰是孰非、不做评价,留给时间作答。客观而言,抛开炒作因素,这波股价上涨也应与公司自身的一些价值亮点、实力基础有关。
首先,作为体外诊断产品集约化龙头,合富中国拥有独特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在医疗流通领域具备较可观的渠道资源和客户关系。
据财报,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与1000余家国内外试剂、耗材原厂和各大代理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医院提供近37000个品项的体外诊断产品及耗材集约化采购服务。公司长期追踪国际前沿领域技术及仪器,成功代理并引入包括Accuray、TearScience等境外原厂的多项国外先进医疗设施,相关代理产品覆盖70余家医院。
由此构建的先发优势,能帮助合富中国建立完善的客户网络,沉淀较丰富的客户资源;还能借助优化供应链管理及内部流程,有效控制成本,低于中小渠道商。
其次,多元业务培育,为长期发展勾勒价值看点。除了传统集采业务和流通业务,公司还开发医院科室运营管理软件、决策分析一体化平台等增值服务。目前占比较小、利润却可观,如2024年公司其他增值服务毛利率达63.27%,若能持续提升体量,有望填补核心业务部分利润损失。
尤值一提的是抢先布局“AI+医疗”赛道,比如推出“迈塔威”手术医教研数智化平台、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AI辅助诊疗系统,不仅完善公司业务布局,形成“IVD集约化+医疗服务+科技赋能”生态矩阵,“AI+医疗”还迎合了医疗行业智能化趋势,如医疗新基建与AI应用获财政部专项政策支持,有望借此打开新增长空间。
再者,财务稳健支撑创新及扩张。尽管业绩承压,合富中国财务运转仍相对稳健。如2025年前三季资产负债率仅27.18%,远低于行业平均的59.74%,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则优于行业中等水准,抗风险力更强。背后离不开费用管控优化,同期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9.99%,管理费下降14.25%,由此带动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
此外,区域拓展或享受政策红利。公司利用中国台湾地区医疗资源,推动技术交流与合作,已在110多个大陆城市开展医疗交流活动。其财报强调,“公司充分的利用自身数十年来积累的两岸医疗资源,通过与中国台湾各大医疗机构保持良好往来,第一时间获取前沿医疗技术和成功医院管理经验......”。
整体来看,合富中国此轮股价狂飙多系市场情绪推动,已偏离业绩基本面,后续需警惕估值泡沫风险。但同时在医疗服务业的独特竞争优势、低负债率、较扎实的财务面,也为其闪转腾挪、业绩改善增加底气、形成一定的价值支撑。说千道万,烟花易冷,市场喧嚣过后,还得回归到日常经营、把好第一性原理,打磨主业、精进运营、构建新曲线壁垒,把新兴业务真正做透、新故事真正讲好。
所谓根深叶茂、源深流长。一边增强经营韧性、一边培育成长价值,念好估值“稳字诀”就只是时间问题,又何惧市场一时涨跌?
新闻推荐
【2025-11-25】
【2025-11-24】
【2025-11-24】
【2025-11-24】
【2025-11-24】
【2025-11-24】
【2025-11-23】
【2025-11-23】
【2025-11-23】
【2025-11-22】
【2025-11-22】
【202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