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链上数字产业研究院牵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长三角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安徽大学、深圳技术大学、广州新华学院、中兴通讯、有数数字集团等参与编写的《2025中国数智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织演进。党中央、国务院格外的重视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多次强调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在此背景下,数智供应链作为数字化、智能化深层次地融合的先进组织形态,正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保障产业链安全的关键力量。
今年 5 月,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明确到 2030 年在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基本建立深度嵌入、智慧高效、自主可控的数智供应链体系,培育 100 家左右全国领军企业。《报告》正是在此国家战略部署背景下,通过理论阐述、数据分析和国家电投、华为、中兴通讯、联想、蚂蚁、小米、希音、顺丰、华润饮料、新希望六和、红豆集团、中电徐州、数族科技、简单汇、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等单位的标杆案例展示,紧扣数智化转型核心需求,深入剖析了数智技术在供应链各环节的融合路径与创新实践,为政府决策、产业升级与企业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报告》共分为三篇十一章,内容涵盖数智供应链的定义特征、政策环境、技术应用、典型场景及未来趋势。第一篇从宏观层面阐述了数智供应链的发展背景、政策体系与整体现状;第二篇聚焦“数据要素×供应链”“人工智能+供应链”等热点专题,并深入探讨绿色供应链、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与生态协同等赋能领域;第三篇则从场景拓展、全球协同、绿色转型、韧性建设等维度,前瞻性研判数智供应链的未来发展方向。
《报告》指出,数智供应链是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智能算法为核心驱动力的弹性、协同、绿色、安全的现代供应链体系,是实现供应链全要素数据化、全流程智能化、全网络协同化的新型供应链形态,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三大维度:一是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精准需求感知与资源优化配置,驱动供应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二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2024 年我们国家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比重降至 14.1%(2006 年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数智技术通过智能排产、仓储优化、路径规划等持续释放降本空间;三是增强供应链韧性,凭借全景可视、智能预警能力,有效应对地缘风险与供应链中断挑战。
《报告》强调,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完整工业体系与高度互联网普及率等独特优势,为数智供应链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我国通过系统性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应用、推动企业供应链核心环节深度改造以及构建产业协同网络等举措,在供应链数智化转型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等政策的落地实施,我国数智供应链建设正进入系统推进、全面加速的新阶段。但同时我们国家发展数智供应链仍面临数据安全、标准不一、人才短缺等挑战,需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协同,共同构建开放、协同、安全的数智供应链生态。
根据报告,链上数字产业研究院调研并统计了国内头部企业和部分应用情况好、影响力大的数智供应链重点项目共计1860个。从数字技术来看,大数据和AI凭借其在数据洞察、预测优化及智能决策方面的强大能力,成为企业投入的绝对核心,奠定了全景覆盖的技术基础。随技术的成熟和应用成本的降低,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云计算等技术有望在未来数智供应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供应链环节来看,生产制造及物流是当前阶段供应链数智化建设中数字技术渗透率最高的场景,生产制造环节作为价值蓝图转化为实体产品的核心枢纽,物流环节高度依赖信息透明化与动态调度优化以提升流转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增强服务确定性。
在企业实践中,提质增效是企业供应链数智化转型的最初动力,占全部项目数量的85.5%;数据割裂与信息孤岛已成为制约整体效能的关键瓶颈,实现供应链数据协同是公司进行供应链数智化转型的第二大动因,占比81.2%。
《报告》预测,数智供应链创新应用将向三大方向进化:一是应用场景全域拓展,从生产制造延伸至碳足迹追踪、跨境协同等领域;二是绿色与数智深度绑定,数智技术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三是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行,企业利用数智平台做跨区域资源调度与风险对冲,构建更具弹性的全球化运营体系。
未来,“人工智能+”成为数智供应链发展的新引擎,数据要素赋能产业链供应链作用更突出,数智技术创新和供应链发展将深层次地融合。随着数智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中国数智供应链有望在全球经济重构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闻推荐
【2025-10-19】
【2025-10-19】
【2025-10-18】
【2025-10-18】
【2025-10-18】
【2025-10-18】
【2025-10-18】
【2025-10-17】
【2025-10-16】
【2025-10-16】
【2025-10-15】
【2025-10-14】